原标题:打工子弟考上哈佛 希望的火种烛照前行
近日,毕业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段孟宇,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曾随父母来北京务工的流动儿童段孟宇就读于北京一家公益性农民工子弟学校,专招困难家庭学生,靠社会爱心筹款维持运行。段孟宇坦言:中国起码有1亿流动儿童,自己是幸运的那个。
缺乏父母陪伴的农民工子弟,很容易陷入“辍学—打工—结婚生育—打工”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在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下,农民工子弟进入好大学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小很多;“打工子弟考上哈佛”实现了逆袭,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吸引了许多农民工来到集聚着更多机会和资源的大城市;作为随迁子女,一些流动儿童的城市化道路,要比许多农家子弟早了不少。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做生意,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对他们进行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让他们处于某种意义上的边缘地带;当现实世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农民工子弟就沉迷在短视频和网游中难以自拔。
和留守在乡村的同龄人相比,这些农家子弟尽管和父母居住生活在一起,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野草莓”。农民工子弟的身上,也承受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爱与痛。当他们的人生缺乏足够的光亮和温暖,许多农家子弟的希望之灯就难以被点燃;“出身越差,上的学校越差,将来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就成为一种无奈和坚硬的现实。
在分层化的高等教育金字塔里,哈佛大学无疑处于塔尖的位置,成为很多家庭羡慕和仰望的对象。在“出身论”“血统论”大行其道的今天,不论是米粉店老板“送儿子上清华”,还是报刊亭老板“送大女儿去牛津读博”,抑或“打工子弟考上哈佛”,一些“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平民家庭乃至弱势群体出现了“寒门贵子”,显然触动了老百姓关于社会流动的敏感神经。
与那些“超级中学”和民办名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点燃孩子们的希望之灯,老师们不能成为烛照学生们前进道路的“燃灯者”。经历过一层又一层的“掐尖”,掐到最后进入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或许是某些人眼中的差生;得益于教师们的爱心和价值坚守,这些卑微如同不起眼苔花的打工子弟,也拥有了“也学牡丹开”的机会;尽管这样的概率还不够高,尽管打工子弟进入好大学的人还不够多。
爱尔兰诗人叶芝认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火种,让他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打工子弟考上哈佛”的励志佳话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