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谨防港股“8字头”股票打新陷阱
作者:熊德志
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指港交所前高层涉嫌“不当审批”,与保荐人及律师在IPO过程中助不合格公司IPO上市,令投资者打新亏损。但今年以来,内地确实出现了一些个别香港小证券经纪行(持有香港证监会1号牌)通过寻找其内地代理人,在网络上派发港股8字头新股暨香港创业板IPO新股,诱导内地散户参与打新。其代理在网络平台上以A股IPO打新一票难求,打到就赚的惯性思维,以高收益为诱导,诱骗一些根本不具备任何港股投资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的内地散户参与港股创业板IPO新股的打新。
而实际上,香港创业板股票在本地几乎无人问津。
也正因为此类IPO新股在香港很难发售,所以个别香港小证券经纪行才把手伸向内地那些没有任何港股投资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的小散户。
内地散户成韭菜
在这些无良机构眼里,内地散户无非就是等待收割的韭菜。
这些小证券经纪行明知8字头香港创业板IPO新股在香港根本骗不了本地投资者,于是就打起了内地散户的歪主意,其明知内地散户对香港创业板不了解,还故意诱骗他们参与打新,其行为上存在主观的故意。涉嫌违反了香港证监会有关“投资者对作出知情投资决定的重要性的了解”的相关要求。
而且,这些小证券经纪行还在深圳设办公室,招募代理人,再通过代理派发8字头新股,内地散户通过代理的推广,再下载这些香港证券经纪行的APP在线注册,完成开户见证,换汇,资金出境,并参与香港8字头IPO打新。
如香港某证券经纪行自称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投资者提供更快捷的券商服务”。经深入了解,其业务流程大致如下:香港证券经纪行——在深圳设办公室——发展内地代理——网络推广诱导——发布APP链接——内地散户在线注册——内地散户在线开户见证——内地散户换汇及资金出境——内地散户参与8字头新股打新。
这些证券经纪行主要通过赚取散户的交易费和打新股的手续费牟利,个别可能会涉及与发行人之间的利益安排。在其平台上,认购手续费100港元/笔;证券交易一单分几次成交,通常交易几次就会收取几次交收费;有的则按照网络交易金额的 0.1%收取佣金。背后,这些证券经纪行再返佣给代理。
这一手段,可视为港股的新“老千”玩法,因为港股8字头暨创业板股票IPO打新本身就是陷阱。实际上这些股票本身就缺乏流动性,一旦买入后,甚至卖出都很困难。更可悲的是,这类新股也具有“老千股”的某些特征,上市后即长期下跌,投资者往往只能以亏损而告终。最令人痛恨的是,这些无良证券经纪行利用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专门诱骗根本不具有判断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的内地散户。
参与8字头股票打新,大概率会中招
散户一旦参与这类股票打新,则十有八九都是亏损。因为香港创业板在港股市场可谓死水一潭,是被本港投资者所抛弃的市场。而且,这些股票难言有投资价值,所以在本港才很难销售。何况这些股票本身多是仙股,且缺乏流动性,打新之后,很难全身而退。
截至2019年5月31日,香港创业板有392支股票,40支个股股价在1港元以上,占比10%;其他352支股价则都在1港元以下,暨通常所说的仙股。而且创业板成交量极少,流动性严重不足。每日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的仅6家,超过500万的仅14家。有相当数量的个股,长期都是0交易。
散户一旦参与以上这些8字头股票IPO打新,大概率会眼睁睁的被收割。纵观上述股票,不但上市以来一路下跌,而且成交额很小,手里的股票想抛都很难。
以申港控股为例,其线下以黄色申请表格申请的配发结果仅9人;以白色申请表格申请的配发结果仅14人。这更加说明香港创业板IPO股票在本港是很难销售的。根据2019年1月7日《申港控股(8631.HK)—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及通过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向香港结算发出电子认购指示申请的配发结果显示,申港控股(8631.HK)的配发结果有长达7页密密麻麻的身份证明文件号码,每页有284人,而香港居民大约只有2页不到(香港身份证号码由1或2个英文字母及6位数字组成);若余下的都是内地居民,最保守估计,或有1000多名内地散户参与了该股的打新。如果包括打新费用及交易费,以现在价格,打新一手10000股且持有至今,平均亏损大约2700—2900港币。
新“老千”手段
理应受到两地监管
这些内地散户想必大多不具备风险评估和识别能力,其本人没有去香港见证开户,没有接受风险评估,只是在内地通过线上扫二维码下载APP注册开户。而那些无良证券经纪行目的就是为了引诱内地股民在线开户,他们可以打新交易就可以了,所谓见证和内部合规只是虚设。
这些证券经纪行的新“老千”手段,及其在证券承销过程中涉嫌向投资者隐瞒事实且从事跨境欺诈销售的行为,理应受到两地监管。即便在内地,投资者投资A股创业板股票还须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当面签署相关声明。而香港的这些证券经纪行,不仅涉嫌诱骗内地投资者,且存在主观上的恶意逃避,作为机构其明知故犯的恶劣程度比“老千股”更甚。
虽然,这些证券经纪行表面上没有直接和内地客户接触,而是借助代理拉人头再通过其APP下载注册开户并美其名曰“值得信赖专业智能投资平台”,看似成功地绕开了两地监管,即香港证监会管不到内地代理人,中国证监会亦监管不到香港的这些证券经纪行。难道真的管不了吗?
对涉嫌违反《证券及期货条例》及任何附属法例、守则及指引的行为,香港证监会有权进行查询或调查,并可引用总体原则惩处违反这些守则或指引的持牌人或注册人,持牌人或注册人如违反守则或指引可能会使人质疑其是否适合继续获发牌或注册而面临覆核。
据了解,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19年3月27日根据《银行业条例》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发出虚拟银行牌照;于2019年5月9日向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发出虚拟银行牌照。这7家虚拟银行在发牌后的6—9个月内就可以展业了。这对于专事跨境诱导散户参与港股创业板IPO打新的小证券经纪行来说,也是他们所迫切期待的。因为一旦香港虚拟银行正式运作,这将令很多“韭菜”的资金出境变得更容易,对于他们的“业务”来说,也将会变得更容易。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以为,在金融创新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和促进普及金融的同时,也须防止有人藉此机会做坏事。尤其对于香港的部分涉嫌恶意欺诈和损害个人投资者利益行为的无良机构,两地监管机构务必依法严惩。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要谨慎投资,并不是哪里的IPO打新都赚钱,现时更要提防港股的新“老千”手段,尤其要谨防港股“8字头”股票的打新陷阱。
(作者系香港金融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