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看不起“小买卖”
来源: 作者:木木
在“大羊为美”的审美氛围和审美习惯下,“小东西”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是,“大家伙”在或远或近处光辉灿烂着,“小东西”隐在阴影里,被人发现都很难,就更别提重视了。“小买卖”也因沾了“小”的边儿,自然也难有别样的命运。 “一招鲜,吃遍天”。只不过这个“秘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罢了。
不过,这也难言好坏,许多时候,“小买卖”也能让人吃一惊。前两天,就有人在“朋友圈”里很诧异了一番:海天味业的市值居然超过了2700亿,比海康威视这类高科技公司的市值都高出几百亿!言外之意当然也清楚得很——一个“卖酱油”的,居然也能卖出小3000亿的市值来,“啧、啧、啧”,真是不得了!
显然,“卖酱油”的小买卖,把有些人吓了一大跳。2014年2月11日上市,到上周五闭市,市值涨了4倍多,而且K线图还保持着一路昂扬奋进的势头,谁看了大约都吃惊。
说心里话,当年这只“酱油股”发行上市的时候,对51.25元的发行价和66.41元的首日收盘价,老徐也很不以为然了老半天。老徐不以为然,倒不是因了股民的身份对这样的股价“不习惯”,而是站在一个“资深”食客的角度,对“这瓶酱油”的前景不看好。因为,相较于开平的味事达和香港的李锦记(根子也在广东),佛山的海天酱油,味道实在有点儿“寡淡”——这样的酱油也会有人吃?依了自我的感觉来推断其前景,在一定的逻辑维度里当然也能说得通——如果这感觉足够有普遍性的话。
显然,老徐的感觉还是比较小众。这一点,“海天”五年来的业绩和股价走势,已足可证明——买“海天”的消费者还是极多的、买“海天”的投资者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一个看起来小得不能再小的买卖,因了消费基数的巨大规模,当然也就变得大起来。于是,小买卖就实现了向大买卖的转化。
任何一个小买卖要实现向大买卖的转化,无论是产品还是销售抑或是管理,肯定要有一些自己的“绝招”。有一件事让老徐触动比较大。朋友的小儿子最爱吃酱油拌饭。有一年,朋友带了儿子从加拿大回国游玩,老徐就拿酱油拌饭招待小朋友。没想到,准备的几种“好酱油”居然都不对小家伙的胃口,直到“请”来了“海天”,这才算过了关。所以说,许多时候,个体的感觉往往不具有“普适性”,如果抓死了这种感觉,搞投资也好,搞别的事情也罢,往往就有可能出问题。
一个“小买卖”,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就把市值“悄悄”搞到将近3000亿的规模,专心于主业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哪怕是做酱油,哪怕每瓶酱油只赚一点点,只要把酱油做到人人都离不开的境界,也是一个足以傲人的大事业。类似的企业国内外有很多,比如可口可乐、老干妈之类。这些企业都牢牢把握住了这个关键品质。其实,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一招鲜,吃遍天”。只不过这个“秘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罢了。难在哪儿呢?难就难在许多人都禁不住“一步登天”的诱惑。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过一个故事,说宋国有个人善于调制不皴手的药膏,秘方是祖传的,这家人世世代代都以“洴澼为事”。后来,有个聪明人重金买走了秘方,献于吴王,助力吴国的士兵冬天水战大破越军。吴王大喜,重赏了这个聪明人。庄子的本意,大约是说同一个东西,被不同的人掌握了,往往能得到极为不同的结果。但从另外的角度审视,宋人未尝没有可取之处,聪明人也有值得警惕的关节。
不过,人们看这个故事,往往会本能地把目光和心思聚焦于那个聪明人。世世代代下来,就难免形成习惯——别管做什么事,都首先琢磨有没有捷径可走,是否是足可传诸千秋万世的大事。立足在这个角度,许多小事,当然就很容易被忽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